• 期刊首页
  • 期刊导读
  • 期刊介绍
  • 投稿指南
  • 邮箱投稿
  • 在线投稿
  • 联系我们

栏目导航

期刊导读
期刊介绍
投稿指南
邮箱投稿
在线投稿
联系我们

综合新闻

  • 生物医学工程期刊数据库(生物学 期刊 论文 数
  • 靶向治疗对肺癌有用么
  • 2022服贸会“医工交叉院长论坛”在京举办,多位
  • 2022服贸会医工交叉院长论坛在京举办
  • 探秘“终极疆域”,国产科研大装备赋能中国脑

通知公告

  • 北京生物医学工程版面费是多少
  • 《北京生物医学工程》投稿方式
  • 《北京生物医学工程》期刊栏目设置

您现在所在位置:主页 > 综合新闻 >

2022服贸会“医工交叉院长论坛”在京举办,多位

来源:北京生物医学工程 【在线投稿】 栏目:综合新闻 时间:2022年09月18日 20:37:32
【作 者】:网站采编
【关键词】:
【摘 要】:中国医学创新联盟秘书长张宁介绍了医疗机构科技创新成果转化赋能行动背景、《医疗机构科技创新成果转化共识及指引》框架内容及工作进展,从临床需求、项目评估、知识产权保护

中国医学创新联盟秘书长张宁介绍了医疗机构科技创新成果转化赋能行动背景、《医疗机构科技创新成果转化共识及指引》框架内容及工作进展,从临床需求、项目评估、知识产权保护、医工结合、转化路径设计、转移转化等方面为医疗机构科技创新成果提供专业化指引。

在圆桌讨论环节,多位业内专家围绕医工融合的热点、难题话题展开对话,从医工交叉资源要素结合、医工创新模态构建、医工卓越人才培养及职业发展、医工创新成果转化、医工科技型中小企业发展及医工融合未来方向等角度,共同为医工交叉发展建言献策。

北京生物医学工程高精尖创新中心(北航)主任樊瑜波指出,医工交叉是医学发展的动力和标志,是工程科学永恒的主题。着重介绍了北航医工学科群交叉融合MIBT模式和“工程医学”发展实践。围绕医工卓越人才培养,在多学科贯通、医工融合、产教融合、科教融合、国际化培养等方面创新实践和成效。并就加强生物医学工程学科和国家战略性平台建设,建立医工融合人才培养体系,补齐医工交叉短板等提出发展建议。

中国科学院院士葛均波介绍了从临床需求出发的医工交叉融合发展新范式。他重点强调,中国医学创新联盟发起“医疗机构科技创新成果转化赋能行动”,构建医疗机构成果转化可持续转化平台的重要意义。

日前,由工业和信息化部中小企业发展促进中心、国家卫生健康委医药卫生科技发展研究中心、北京生物医学工程高精尖创新中心(北航)、北京大学第三医院联合主办的“医工交叉院长论坛”在2022服贸会期间举办。与会专家就建立医工融合人才培养体系,补齐医工交叉短板;医工结合领域的跨学科创新成果等话题,分享了医工发展和学术前沿的高水平思想和观点。

北京大学第三医院副院长宋纯理就临床医院跨学科实践与思考做了主题演讲。他指出,医学科技创新和学科交叉融合是推动临床医学发展的重要途径。着重介绍了北医三院在构建开放式医学创新模式,搭建跨学科院企联合研发平台,多学科推动临床医学概念从0到1的概念验证的实践,以及医工结合领域的跨学科创新成果。

文章来源:《北京生物医学工程》 网址: http://www.bjswyxgczz.cn/zonghexinwen/2022/0918/465.html

上一篇:2022服贸会医工交叉院长论坛在京举办
下一篇:靶向治疗对肺癌有用么

北京生物医学工程投稿 | 北京生物医学工程编辑部| 北京生物医学工程版面费 | 北京生物医学工程论文发表 | 北京生物医学工程最新目录
Copyright © 2021 《北京生物医学工程》杂志社 版权所有 Power by DedeCms
投稿电话: 投稿邮箱: